主日默想经文箴言书26章12节,“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?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。”
想象一下,你到餐厅点了一份不加辣的牛肉面,可是,服务员端上的是一份加辣的刀削面。你表达了你的不满,你强调了你要的是不加辣的牛肉面,可是,服务员不仅不给你换,还自以为是,滔滔不绝地向你介绍,这将会是你吃过最好吃的刀削面。你会对这样的服务感到满意吗?
在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时,我脑子里想象的都是,我是那个点牛肉面的顾客,别人都是那个无可救药的服务员。在一遍又一遍地读圣经,在圣灵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和光照下,我才稍微意识到,原来我就是那个不可救药的服务员。
在《箴言》第26章,所罗门说:“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?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。”
我们必须注意,所罗门的《箴言》被记录在圣经里,不是写给外邦人的,而是写给以色列人,更是写给我们的。当阅读这节经文时,我们必须问自己,我是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?我在哪些方面自以为有智慧?
有位牧师在《写给教会的信》在这本书里,写到他请教会领袖作了一个简单的测试。
首先,他请教会领袖,在一张白纸上列出所有人对教会的期待。在这张白纸上,他们会写下:好的敬拜、按照年龄划分的事工、某种敬拜风格(音量和时间)、简明直白的讲道和一些便利,例如停车的便利、干净的房屋、可提供的咖啡饮品的服务等等。
随后,他请教会领袖,在另一张白纸上列出神对教会的命令和期待。在这张白纸上,他们会写下:“你们要彼此相爱,像我爱你们一样”,“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”,“使万民作我的门徒”和“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”等等。
最后,他问所有参与测试的教会领袖:“大部分人更容易受第一张白纸的影响?还是更容易受第二张白纸的影响?”结果显示,大部分人更关注自己的期待是否被满足,而不是神的命令是否被遵行。
在书中,这位牧者说:“我见过一些人因为教会缺少同工培训而大动肝火,却对教会没有圣餐毫不在意。我见过一些人大声诟病教会的音乐风格,但对于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遭忽视,他们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”亲爱的弟兄姐妹,我们也要问问自己:
当我去教会,我更在意自己是否被爱,还是更在意是否活出爱神爱人的命令?
当我去教会,我更关注今天的敬拜对我有没有帮助,还是我有没有全心投入地敬拜神?
当我去教会,我更想听到我想听的内容,还是更想听到神要我听的内容,即便这些内容非常刺耳?
有时候,我无法想象,我自己究竟在干什么。神的命令是要我尽心尽力爱人,我却一直希望别人费尽心思爱我;神的命令是要我全心全意敬拜他,我却一直关注今天的敬拜对我有没有帮助;神的命令是要我听悔改和赦罪的讲道,我却只希望听赦罪,而不喜欢听悔改的讲道。如果没有耶稣,我都无法想象,上帝怎么会对我这种自以为是,只关注自己的人感到满意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如果神是那位顾客,他已经将他的“命令清单”给我们,吩咐我们“上菜”。请问,你是自以为是的服务员?还是殷勤、忠心、顺服的服务员?
我是殷勤研读他的吩咐,按照他的命令送达菜?还是带着该隐的影子,我们自以为是地献上我们认为上帝会悦纳的祭物,而不是按照他本来的要求献祭。
在《箴言》第26章,所罗门说:“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?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。”
在新约中,有两间教会,它们都自以为有智慧,结果怎么样呢?这种自以为有智慧的态度,最后都毁了他们。
在《哥林多前书》第1章,使徒保罗说哥林多教会:“凡事富足,口才、知识都全备……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。”问题是,就是这间自以为有智慧的教会,陷入更多的分裂,更多的冷漠,更多的淫乱,更多的在圣餐上的混乱。
在《启示录》第3章,老底嘉教会说自己“我是富足,已经发了财,一样都不缺。”可是,耶和华却说老底嘉教会是“那困苦、可怜、贫穷、瞎眼、赤身的。”
自以为有智慧的人,最大的问题,就是他听不进任何声音。愚昧人,通过大声疾呼,通过仗责,还能够听进去智慧的声音。但是,一个自以为有智慧的人,他的眼睛是瞎的,他的耳朵是聋的,他看不见智慧在呼喊,他也听不见智慧的声音。
在《箴言》第26章,所罗门说:“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?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。”
如果仔细读《箴言》第26章,你会发现,这节经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这节经文的前面,一直在论述愚昧人的愚昧。这节经文的后面,一直在描述懒惰人、争竞人,传舌人的邪恶与愚昧。
圣经作者这样安排经文顺序,似乎是在告诉我们:“一个人自以为有智慧的人,倘若不悔改,他慢慢就会成为懒惰的人、争竞的人、传舌的人、怨恨的人,最终变成邪恶的化身。”
实际上,哥林多教会,最后就是这么演变成了懒惰的教会、争竞的教会,传舌的教会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你是自以为有智慧的基督徒吗?
求主光照我们,让我们看见自已的有限和愚昧,进而谦卑聆听他所赐给我们的圣言。
求主怜悯我们,让我们看见,我们具体在哪件事上自以为有智慧,而没有寻求依靠神的智慧。
愿上帝赐福大家,今天是礼拜天,预备好自己,一起到教堂去敬拜神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