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召、蒙爱与蒙保守:在基督里的身份与祝福
【犹1:1】耶稣基督的仆人、雅各的弟兄犹大,写信给那被召、在父 神里蒙爱、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。
【犹1:2】愿怜恤、平安、慈爱多多地加给你们!
一、引言
亲爱的弟兄姊妹们,当我们翻开圣经,每一段经文都像是神与我们的亲密对话,而《犹大书》开篇的这短短两节,却如同一把钥匙,开启了我们对自身在基督里身份与祝福的深刻认知。
在这个充满挑战与诱惑的世界里,明确自己是谁,以及从神那里领受了怎样的祝福,是我们信仰生活的基石。
它不仅给予我们内心的安稳,更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。让我们怀着敬畏与期待,一同深入这两节经文,探寻神为我们预备的属灵珍宝。
在深入探讨这两节经文的内涵之前,让我们先将目光投向《犹大书》诞生的那个时代,去了解促使犹大写下这些话语的历史背景,这将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经文的深意。
二、圣经背景
《犹大书》写于公元1世纪,当时的教会面临着诸多考验。一方面,外部有罗马帝国的压迫;另一方面,内部遭受异端思想的侵蚀。假教师混入其中,传播扭曲的教义,误导信徒,使教会的信仰根基受到威胁。
犹大作为耶稣基督的仆人,也是雅各的弟兄,深感忧虑,于是写下这封信,旨在提醒信徒坚守纯正信仰,抵御错误观念,而开篇的问候正是他对信徒深沉关怀的体现。
当我们掌握了这把历史的钥匙,知晓了《犹大书》诞生的艰难时局,就如同站在了一扇大门前,现在,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,缓缓推开它,走进经文的世界,逐层揭开犹大问安中蕴含的属灵奥秘。
三、经文讲解
(一)写信者与收信者的身份
“耶稣基督的仆人、雅各的弟兄犹大,写信给那被召、在父神里蒙爱、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。”
释经:犹大以耶稣基督仆人的身份自居。这表明他对基督的绝对忠诚与全然委身。
在《罗马书》1:1中,保罗同样自称为“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,奉召为使徒,特派传神的福音” ,这种自称并非简单的名号,而是意味着将自己的生命完全交托给基督,以传播福音、服侍教会为使命。
仆人要听从主人的吩咐,犹大以基督仆人的身份写信,正是要传达基督的心意,提醒信徒坚守真道。
在《加拉太书》1:10里,保罗反问“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?还是要得 神的心呢?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?若仍旧讨人的喜欢,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” ,这体现出基督仆人以神的旨意为导向,不迎合世俗。
犹大作为基督仆人,在教会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,不顾个人得失,只为捍卫神的真理,这种忠诚与担当是我们信仰的榜样。
《腓立比书》1:1中,保罗和提摩太以“基督耶稣的仆人”之名写信,他们在信仰的道路上相互扶持,共同为福音努力。
犹大也如他们一样,肩负着对信徒的责任,通过书信给予劝勉和指引,让信徒在信仰上不偏离正轨。
犹大同时提及自己是雅各的弟兄,这一身份强调了他与信徒之间的亲近关系。
雅各是早期教会的重要领袖,在《加拉太书》2:9中,他与彼得、约翰被称为“教会柱石” ,犹大作为他的弟兄,与教会有着深厚的渊源。
这种血缘关系使他对教会的状况更为关切,他的劝勉带着家人般的温暖与殷切。
在《使徒行传》15:13 - 21中,雅各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发言,展现出他在教会中的领导地位和智慧。犹大与这样一位重要人物的关联,让他的话语更具分量,也让信徒感受到他的劝诫是出于对教会的深爱。
犹大的双重身份,既是基督的仆人,又是雅各的弟兄,使他的书信既有神圣的权威,又充满人间的温情,为信徒提供了信仰与生活的双重指引。
收信者是“被召、在父 神里蒙爱、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” ,这三重身份描述蕴含着丰富的属灵意义。
“被召”意味着信徒是神主动拣选的对象。在《罗马书》8:30中,“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,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,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” ,神的召选是信仰的起始,是神的主动作为,并非基于人的功绩。
神从茫茫人海中拣选信徒,赋予他们独特的使命。《以弗所书》1:4 - 5中提到,“就如 神从创立世界以前,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,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,无有瑕疵。又因爱我们,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,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” ,神在创世之前就已拣选信徒,这份拣选是出于神的爱和旨意,让信徒成为他的儿女,拥有荣耀的身份。
“在父神里蒙爱” 进一步阐述了信徒与神的亲密关系。
神的爱是无条件的,如《约翰一书》4:10中所说,“不是我们爱 神,乃是 神爱我们,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,这就是爱了” ,神主动差遣耶稣基督为人类的罪受死,这是神爱的极致体现。
信徒在神的爱中,如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,无论遭遇何种困境,都能感受到神的关怀与呵护。
《诗篇》103:13中提到,“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,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” ,神对信徒的爱如同父亲对儿女的怜恤,温柔而深沉,让信徒在信仰的道路上充满安全感和力量。
“为耶稣基督保守” 表明信徒的信仰旅程是在基督的保护下进行的。
《约翰福音》10:28 - 29中,耶稣说,“我又赐给他们永生,他们永不灭亡,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。我父把羊赐给我,他比万有都大,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” ,基督的保守是坚不可摧的,信徒在他的庇护下,能够抵御外界的诱惑和攻击。
《彼得前书》1:5中提到,“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,必能得着所预备、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” ,信徒因信被神的能力保守,最终将得着救恩,这让信徒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,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,相信神会带领他们走向永恒的荣耀。
应用: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像犹大一样,时刻牢记自己是基督的仆人,将基督的教导放在首位。当我们面临工作的抉择时,思考如何选择才能更好地荣耀基督,以基督仆人的身份要求自己,不做违背信仰的事情。
我们要珍惜自己被召、蒙爱、被保守的身份,在遇到困难时,想起神的召选和爱,坚定信仰,不轻易放弃。
比如在生病或遭受挫折时,相信神的爱与保守,积极面对,依靠神的力量度过难关。
我们要将自己的身份转化为对他人的关爱,像犹大关心教会一样,关心身边的信徒,在他们遇到信仰困惑时,给予帮助和指引,共同在信仰的道路上成长。
可以彼此在信仰中的经历和感悟,互相鼓励,共同坚守信仰。
了解了写信者与收信者那充满深意的身份后,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信仰的画卷徐徐展开。而犹大在问候中给予信徒的祝福,恰似画卷中最温暖明亮的色彩,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美好的祝福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。
(二)美好的祝福
“愿怜恤、平安、慈爱多多地加给你们!”
释经:犹大愿怜恤多多加给信徒,这体现了神的慈悲心肠。
在《路加福音》1:78 - 79中,“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,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,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,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” ,神的怜恤如同清晨的日光,照亮信徒前行的道路。
当信徒犯错或陷入困境时,神的怜恤给予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。
《诗篇》51:1中,大卫祈求“神啊,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,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” ,信徒在生活中难免会有过错,神的怜恤让他们得到赦免和安慰,使他们能够继续在信仰中成长。
《以赛亚书》54:10中提到,“大山可以挪开,小山可以迁移,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,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。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” ,神的怜恤与慈爱紧密相连,永不改变,无论信徒遭遇何种艰难,神的怜恤始终伴随,给予他们希望和力量。
平安是信徒在信仰中追求的重要目标,犹大愿平安多多加给信徒。
《约翰福音》14:27中,耶稣说,“我留下平安给你们,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。我所赐的,不像世人所赐的。你们心里不要忧愁,也不要胆怯” ,基督的平安超越世俗的理解,它能让信徒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。
在面对生活的压力、恐惧和不确定性时,信徒依靠基督的平安,能够泰然处之。
《腓立比书》4:7中提到,“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” ,神的平安能保守信徒的心思意念,让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,不被外界干扰,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。
《以赛亚书》26:3中提到,“坚心倚赖你的,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,因为他倚靠你” ,
当信徒坚定地倚靠神时,神必保守他们平安,这种平安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安稳,更是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。
慈爱也是神的重要属性,犹大希望信徒能多多领受神的慈爱。
《约翰一书》4:8中提到,“没有爱心的,就不认识神,因为神就是爱” ,神的本质是爱,他的慈爱贯穿于整个救赎计划中。
神对信徒的爱无私且永恒,如《罗马书》8:38 - 39中所说,“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,是生,是天使,是掌权的,是有能的,是现在的事,是将来的事,是高处的,是低处的,是别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;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” ,无论遭遇何种境遇,信徒都无法与神的爱隔绝。
神的慈爱激励信徒去爱他人,在《约翰一书》4:11中提到,“亲爱的弟兄啊,神既是这样爱我们,我们也当彼此相爱” ,信徒领受神的慈爱后,应将这份爱传递出去,关爱身边的人,让世界因神的爱而变得更加美好。
应用:当我们犯错或感到沮丧时,要相信神的怜恤,勇敢地向神祷告,寻求他的赦免和安慰。
可以在祷告中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错,感受神的慈爱与包容,重新振作起来。
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焦虑时,我们要依靠基督的平安,通过默想圣经、祷告等方式,让神的平安充满内心。
比如在考试或工作压力大时,静下心来,默念与平安相关的经文,感受神的保守,缓解焦虑情绪。
我们要将神的慈爱转化为对他人的关爱,主动关心身边的人,尤其是那些有需要的人。
我们已经领略了犹大所祈求的怜恤、平安和慈爱这三重美好祝福,那么,这些祝福与我们之前所探讨的信徒被召、蒙爱、被保守的身份之间,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?接下来,让我们深入探寻这其中生生不息的属灵生态。
(三)身份与祝福的紧密关联
被召、蒙爱、被保守的身份是信徒领受怜恤、平安、慈爱祝福的根基。
神的召选是爱的起始,正因为神主动拣选了信徒,才将怜恤、平安和慈爱倾注在他们身上。
在《罗马书》8:32中,“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,为我们众人舍了,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?”
神差遣基督为信徒舍命,这是神爱与怜恤的极致体现,也是信徒蒙召的核心意义。
神通过召选,将信徒纳入他的爱中,让他们有资格领受无尽的祝福。
《以弗所书》2:4 - 5里提到,“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,因他爱我们的大爱,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,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(你们得救是本乎恩)” ,神的怜悯和爱使信徒在灵性死亡中重生,这是蒙召的结果,也是领受祝福的开端。
信徒在父神里蒙爱,这爱如同源泉,源源不断地流出怜恤、平安和慈爱。
《约翰福音》15:9中,耶稣说,“我爱你们,正如父爱我一样,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” ,神对信徒的爱如同父亲对子女的爱,充满怜恤。
当信徒犯错时,神的爱不会减少,而是以怜恤的心包容他们,引导他们回归正途。这种爱也带来平安,让信徒在神的怀抱中感到安心。
在《腓立比书》4:6 - 7中,“应当一无挂虑,只要凡事藉着祷告、祈求和感谢,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。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” ,信徒在神的爱中,通过祷告与神交流,领受神赐予的平安,这种平安是神爱的外在彰显。
神的爱还体现为慈爱,激励信徒去爱他人,《约翰一书》4:19中提到,“我们爱,因为神先爱我们” ,信徒领受神的慈爱后,以爱回应神,同时将这份爱传递给周围的人,让更多人感受到神的爱。
基督的保守确保信徒能持续享受神的祝福。在《彼得前书》1:3 - 5中,“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,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,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,重生了我们,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,可以得着不能朽坏、不能玷污、不能衰残、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。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,必能得着所预备、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” ,基督的保守使信徒的信仰得以稳固,让他们能够不断领受神的祝福,最终得着救恩。
当信徒面临诱惑和困难时,基督的保守让他们不偏离信仰的道路,持续享受神的怜恤、平安和慈爱。(耶稣事为彼得祷告)
《犹大书》中提到的信徒身份与祝福相互交织,缺一不可。
身份是祝福的前提,祝福是身份的体现,它们共同构成了信徒丰富的属灵生命。
应用:我们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蒙召经历,回忆神在我们生命中奇妙的作为,从而更加珍惜神的爱与祝福。
可以定期回顾自己的信仰历程,写下神如何引导自己、保守自己,在回顾中增强对神的感恩之情。
当我们面对他人的得罪(过错)时,要以神的怜恤和慈爱为榜样,包容和理解他们。
在与家人、朋友相处时,不轻易指责,而是用爱去感化他们,帮助他们成长。
我们要在生活中积极寻求神的平安,通过与神建立更亲密的关系,如参加灵修、读经、祷告,让神的平安充满我们的生活。
当遇到冲突或烦恼时,以神的平安为指引,冷静处理,避免情绪化的反应,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明白了身份与祝福之间紧密交织的关系后,我们不能仅仅将这些真理停留在理论层面,更要让它们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。现在,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日常生活中,看看如何将这份信仰的认知化作具体行动,在工作、家庭和社交中彰显身份与祝福。
(四)在生活中彰显身份与祝福
在工作中,我们要以基督仆人的身份和蒙召的使命感,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,展现出敬业精神和高尚品德。
无论从事何种职业,都将工作视为荣耀神的机会,不偷懒、不敷衍。例如,一位教师可以用心教导学生,不仅传授知识,还传递爱与善良;
一位医生可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,关爱每一位患者,展现神的怜悯。
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,依靠神的平安和力量,不抱怨、不退缩,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当面临职场竞争或人际关系的挑战时,以神的慈爱为准则,不嫉妒、不伤害他人,而是以友善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同事,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。
在家庭生活中,我们要以被神所爱和蒙保守的身份,关爱家人,营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。
对父母孝顺,对子女耐心教导,对伴侣忠诚关爱。
例如,当孩子犯错时,以神的怜恤和慈爱去引导他们,而不是严厉斥责;
当夫妻之间出现矛盾时,依靠神的平安,冷静沟通,相互理解,化解矛盾。
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持,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,让家庭成为神的爱与祝福的见证。
在家庭聚会或日常交流中,分享神在生活中的奇妙作为,传递神的话语,让家人在信仰中共同成长。
在社交场合,我们要以信徒的身份,传播神的爱与祝福。与朋友交往时,真诚待人,乐于助人,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。
当朋友遇到困难时,伸出援手,给予帮助和支持,让他们感受到神的怜恤。
在社交平台上,分享积极向上的信仰内容,传播正能量,引导他人关注神的爱。
例如,分享自己在信仰中的成长经历、圣经中的智慧话语等,让更多人了解神的祝福,吸引他们走向信仰的道路。
在面对社会的不良现象时,以神的真理为依据,勇敢地发声,倡导正义和善良,为社会的和谐与美好贡献力量。
应用:我们可以制定一份“信仰生活实践计划”,每周设定一个主题,如
“在工作中荣耀神”“在家庭中传递爱”
在在工作中荣耀神,每天提前10分钟到达工作岗位,认真完成工作任务,主动帮助同事解决问题,并在下班后反思当天的表现,记录自己如何践行信仰。
我们与其他信徒交流分享在生活中彰显身份与祝福的经验和心得,互相学习,共同进步。
在与人交流时,分享自己在工作、家庭、社交等方面的经历,互相鼓励,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在生活中践行信仰。
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努力践行信仰,彰显身份与祝福,而这一切的当下实践,都紧密连接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盼望。这份盼望,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,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展望那基于信仰身份与祝福的未来景象。
(五)对未来的盼望与展望
基于我们在基督里被召、蒙爱、被保守的身份,以及领受的怜恤、平安、慈爱,我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盼望。
圣经中多处经文向我们描绘了那荣耀的未来景象。在《启示录》21:3 - 4里,“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:‘看哪,神的帐幕在人间。他要与人同住,他们要作他的子民;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,作他们的神。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,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号、疼痛,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。’” 这是何等令人向往的画面,因着神的爱与保守,我们在未来将与神永远同在,所有的痛苦与悲伤都将消失。
这种盼望给予我们在当下生活的力量,无论此刻遭遇何种艰难,都能因着对未来的信心而坚持下去。
我们被召是为了参与神永恒的国度计划,在未来,我们将与基督一同作王。
《提摩太后书》2:12中提到,“我们若能忍耐,也必和他一同作王;我们若不认他,他也必不认我们” ,这激励着我们在信仰的道路上忍耐前行,坚守对神的忠诚。
在这个过程中,神的怜恤、平安和慈爱始终陪伴着我们。
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试炼,感到疲惫不堪时,神的怜恤使我们得到安慰,重新振作;神的平安让我们在风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,不被恐惧和焦虑左右;神的慈爱则给予我们力量,让我们继续坚定地迈向未来的荣耀。
基督的再来是我们盼望的核心,他将审判世界,建立新天新地。
《马太福音》24:30中提到,“那时,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,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。他们要看见人子,有能力,有大荣耀,驾着天上的云降临” ,基督的降临是荣耀的,也是对信徒的救赎与成全。
我们作为被他保守的人,将在他的荣耀中得蒙救赎,进入永恒的国度。在等待基督再来的日子里,我们要以神的祝福为指引,积极传播福音,让更多人认识神,加入到这蒙福的群体中。
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见证神的爱与祝福,吸引他人归向基督,为神的国度增添更多的子民。
应用:我们要将对未来的盼望转化为当下的行动,积极参与教会的传福音活动。可以向他人分享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奇妙作为,以及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盼望,邀请他们一同认识神,获得这永恒的祝福。
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,我们要回想对未来的盼望,通过阅读圣经中关于未来的应许经文,如《以赛亚书》65:17 - 18 “看哪,我造新天新地,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,也不再追想。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,因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,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” ,从中汲取力量,坚定信心,勇敢地面对困难。
我们要与其他信徒一起,为基督的再来做好准备,通过彼此鼓励、共同成长,在信仰上更加坚定。可以为基督的再来祷告,也为彼此的信仰生活代祷,在团契中互相监督,共同遵守神的教导,以圣洁的生活迎接基督的降临。
四、结论
【犹1:1】耶稣基督的仆人、雅各的弟兄犹大,写信给那被召、在父 神里蒙爱、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。
【犹1:2】愿怜恤、平安、慈爱多多地加给你们!
亲爱的弟兄姊妹们,《犹大书》开篇的这两节经文,如同璀璨的星光,照亮了我们信仰的道路。
我们明确了自己在基督里被召、蒙爱、被保守的尊贵身份,也领受了神那满溢的怜恤、平安和慈爱祝福。
这些不仅是我们心灵的慰藉,更是我们生活的指南。让我们将这些真理深深扎根在心底,在工作、家庭和社交中彰显出来,用行动传递神的爱与祝福。
同时,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盼望,积极传播福音,坚定信仰,等待基督的荣耀再来。
愿我们都能成为神忠实的儿女,在这尘世中绽放出信仰的光芒,直到永远。阿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