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日经文默想真正的安息,不在地上,而是来自天上

2024-10-20
来源:

主日经文默想真正的安息,不在地上,而是来自天上


主日默想经文希伯来书411节:“所以,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,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。”

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有一种光景,就是不得安息。生活的压力,人际关系的紧张,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,对世事病态的关注,都会导致我们活在一种不得安息的状态里。

当我们缺乏这种安息,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缺乏喜乐,缺乏力量。当我们缺乏这种安息,我们就很容易像不信的人那样软弱、失败、跌倒。

因此,在《希伯来书》4章11节,圣经这样劝勉当时处于艰难和逼迫中的信徒:“所以,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,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。”

“所以”,表明这节经文是上面一段经文的总结。在《希伯来书》第4章,圣经提到了三种安息:第一,创造的安息,就是神六日创造天地,第七日就安息了。第二,应许地的安息,就是当以色列民离开埃及,走过旷野,进入迦南,他们也获得了某种短暂的安息。第三,将来天国的安息,这是永恒的安息,也是《希伯来书》4章11节圣经作者劝勉我们必须竭力进入的安息。

亲爱的弟兄姐妹,为什么我们常常无法拥有这种永恒的安息?因为我们思想地上的事实在太多,我们思想天上的事实在太少。我们越渴望在这个世界寻找某种程度的安息,我们就越不得安息。因此,当我们思想“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”这节经文时,我们一定要注意,这里的安息指的是天国的安息,这种安息只有靠着耶稣基督才有可能得着。

在《希伯来书》3章7节到4章11节,圣经足足提到了三次有部分以色列民没有进入神的安息,不可以进入神的安息:

第一次在《希伯来书》3章11节,因为以色列民在旷野总是不信神,试探神,因此,神在怒中起誓说:“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。”

第二次在《希伯来书》4章3节,因为有些信徒只是单单听道,却没有信心行道,圣经继续描述神在怒中起誓说:“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。”

第三次在《希伯来书》4章5节,圣经再次强调说:“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。”

亲爱的弟兄姐妹,为什么《希伯来书》的作者这么强调以色列人不能够进入迦南地,不能够进入神的安息?因为他要借此提醒他的读者,以史为鉴,及时悔改。

在旷野,以色列民已经出了埃及,已经蒙了神的拯救,但是遇到艰难时,他们却渴望回埃及。当时的犹太基督徒也是如此。他们已经脱离原来的犹太教,已经蒙了神的拯救,听见福音,信了耶稣。但是,在面对逼迫时,他们却想要放弃相信耶稣,重新回到犹太教。因为当时罗马政府不逼迫犹太教,给予犹太教极大的政治宽容。但是对于基督教,罗马政府却极尽打压。

《希伯来书》的作者在第3章和第4章不断强调以色列民在旷野的不信,是为了让当时的读者,也就是心里想要放弃相信耶稣,重回犹太教的基督徒看见自己的不信。他希望他们看见自己的不信,他也希望他们看见不信的结局,就是“断不可进入神的安息”。

问题是,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?我们要思考,当工作和信仰产生冲突,例如不填无信仰声明,就会被辞退,我会如何选择?当生活和信仰产生冲突,例如我们坚持去教会聚会,就会被拘留,甚至判刑,我会如何选择?当坚持信耶稣,就会面临许多损失,就要付许多代价,就会遭受其他人的藐视和羞辱,我会如何选择?

当我们真的认真去思考这些问题,我们就会发现,除非我们拥有在神里面的安息,否则我们不可能在压力中、艰难中、逼迫中继续坚守信仰。当我们没有这种安息,顷刻间,我们就会妥协,远远离开主,而不是紧紧跟随主。

我们的问题,在于我们总想从这个世界得安息,而不是从神那里得安息。我们追求的是这个世界,而不是天国。正如在《基督教要义》里,加尔文说:“你若检视人的计划、努力和一切行为,你会发现都是属世的。”

在《圣徒永恒的安息》这本书里,巴克斯特牧师也说:“无论我们身处顺境、逆境,显然总是过分地将受造之物当作自己的安息。在缺少属世享受时,我们为之朝思暮想,常远胜过对上帝的渴慕。在拥有属世享受时,我们的快乐常远超过了对上帝的享受。在失去这些享受时,我们的烦恼常远超过失去上帝。”

亲爱的弟兄姐妹,当我们的喜怒哀乐,忧伤难过更多是因为世上事物的得失,而不是因为我们与神关系的远近,那就说明我们是在地上寻找安息,而不是从神那里寻求安息的一群人。这样做的结果,必定是今生不得安息,永生也不得安息。因此,《希伯来书》作者如此劝勉我们:“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,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。”

竭力,在原文的意思就是用尽全力。大部分人都有赶火车或者赶飞机的经历。那个时候,你拎着巨大的行李,却不觉得重。你背上行李,拉着密码箱,撒腿就跑。你忽视身边的人,你忽视身边的任何风景,只顾朝着检票口一路飞奔。这就是竭力的意思,我们用尽全力,使我们可以进入那安息。

当然,我们不是竭力赶飞机,赶动车,我们乃是竭力到耶稣基督那里去。因为在《马太福音》11章28节,耶稣对所有不得安息的人说:“凡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”

在这节经文里,耶稣不是要我们放一个长假,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得安息,耶稣更加不是要我们“到心理学家,到心灵鸡汤”那里得安息。耶稣要我们竭尽全力地到他那里去得安息。

因此,我们必须问自己,我与耶稣的关系怎么样?我每天竭尽全力要到耶稣那里去吗?如果没有,你发现这个世界的财富不能让你安息,这个世界所谓的幸福不能让你安息,这个世界任何的名声、权力、健康都不能让你安息。相反,这些东西还极有可能让你远离耶稣,让你不得安息。

在《忏悔录》这本书里,奥古斯丁说:“你们在死亡的区域中找寻幸福的生命,幸福的生命幷不在那里。那里连生命都没有,怎能有幸福的生命呢?”

求主赦免我们,因为我们总是不花力气到主耶稣那里去,更不要说竭尽全力到耶稣那里去。求主怜悯我们,让我们发自内心地相信,惟有到主耶稣那里去,我们才有真正的安息,我们才不会像不信的人那样跌倒在旷野。我们一起来祷告:

根据经文祷告:

亲爱的主耶稣,我们感谢你,感谢你使我们这些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你那里去得安息。求你赐给我们真实的信心,使我们每天都竭力追求到你那里去,追求在你里面的安息。因为我们得救,真的只在乎归回安息。如此仰望祷告,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们



阅读712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
推荐文章